新加坡各种居住房屋介绍
发布时间:2014-09-25 浏览次数:1221
之前,新加坡留学专家先为我们讲解了一下新加坡的居住环境,这也给许多初到新加坡留学的孩子们提了个醒,到了新加坡得注意些那里的潮湿气候。好了,废话不多说,我们赶快看看今天新加坡留学专家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吧!
按照新加坡政府的统计数字,新加坡约有 60%到 70%的居民住在政府组屋(俗称HDB,是发展这种组屋的政府部门建屋管理局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的英文缩写),其他的则是住在私人公寓(通称condominium,简称condo,不要跟另外一个英文单词弄混了...)、有地住宅(landed property,具体下文解释)等。
先说说HDB。新加坡从建国伊始就开始建设大众化的住宅楼,推广类似于香港的“居者有其屋”的组屋计划,成功地在短短几年之内就让绝大部分住在“甘榜”(Kampong,马来语的“村庄”)的国民迁入拥有自来水、电力供应、厕所等“文明”设施的HDB,可以说HDB计划除了提供人民住房之外,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民的卫生观念,甚至极大地增加了人民的平均健康状况和预期寿命。
HDB早期全由政府组织设计和施工建造,为了提高建设速度,有很多“简略式”的设计,颇像前苏联和中国六七十年代大量建造的职工宿舍楼,通常是一条长走廊连接所有的单位,每隔三到四层才有一层是电梯停靠层等等。而且因为组屋发展计划通常是成片地展开,所以可以看到在每个地区往往会集中一大片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的楼房。后来HDB也开始慢慢转变,如与私人发展商合作设计、建造,发展一些档次较高的项目等。但HDB的房子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结实,即便是周边国家发生七、八级大地震,最多也就是十几层高的HDB有一些墙皮裂缝而已(这种情况下住户可以立刻通报建屋管理局,让他们派人去评估损害情况,严重时可能会要求整栋楼拆除,但这样的事情还从未发生过)。反而一些私人公寓项目,常常刚刚建好就发生渗水、墙皮脱落等情况,大概由此可以证明新加坡政府部门还是很廉洁的了。
私人公寓因为档次较高,除了单位设计比较好、装修高档之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配套设施。HDB最多就是在几栋楼围成的天井里建一个迷你儿童游乐场,或是辟一个羽毛球、篮球场地而已,私人公寓起码要有泳池和室内健身房,大的项目还包括KTV房、学习室、露天烧烤台等等。
有地住宅顾名思义,是指房屋前后还有属于自己的草坪、花园等,又分为排屋(一长排两三层高的房子,分隔成一个个单位,每个单位左右都与隔壁单位共墙)、半独立式(两个单位共一堵墙)、独立式(完全独立的单位)等。因为单位数少,有地住宅反而没有什么配套设施,但因为地方大、隐私度高,在新加坡一向被视为“有钱”的标志之一。
新加坡政府规定HDB(不论是政府独立发展还是与私人发展商一起发展的)有严格的售卖条件,全新的只能卖给有家庭的新加坡公民(夫妇、父母与孩子等),二手的(5年楼龄以上)只能卖给有家庭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最近规定两个永久居民如果都年满35岁,没有亲属关系也可以联名购买),也就导致新组屋变成政府给公民的一种变相福利。很多人先用很低的价格(有时甚至不到10万新元)向政府买入新组屋,住个几年高价(通常超过20万新元)转卖给永久居民,然后自己再去申请买其他的新组屋。现在政府已经几乎不再发展这种廉价组屋,转而更多地与私人发展商合作发展高档组屋,售价有的甚至超过一些私人公寓。
私人公寓和有地住宅虽然可以任意出售给外国人,但地皮是有使用年限的,分为99年、999年和永久地契三种。使用年限越长,住宅售价当然也就越高。理论上使用年限一到,政府就可以无条件地收回地皮,业主就会血本无归。但实际上很少有私人公寓项目在二、三十年后还不重建的。通常是由发展商出面收购整个项目,然后向政府申请购买使用年限(也就是重新变成99年、999年甚至直接买永久的),再推倒重建,整个流程称为en-bloc。前两年en-bloc之风很盛,甚至有人专门买一些有可能被en-bloc的旧公寓,单等发展商来收购的时候狠赚一笔。
新加坡的房价前两年暴涨,但因为连串经济打击,房价已经基本上走平,很多人都预测接下来房价会大跌。其实新加坡政府手中持有不少往年滞销的组屋单位,在房价过高的时候就会低价放一批出来打击一下,但这一轮房价上涨不知是因为政府也被烧得头脑发热、以为世界经济形势一片大好,还是收房地产交易印花税收得太开心,几乎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地放任房价飙升,导致现在房价处在崩盘的边缘。
说点轻松的,介绍一些新加坡“住”的方面的特别之处和趣闻。
新加坡政府所推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种族和谐”,这在多元种族文化的国家是理所当然的,尤其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曾经发生过种族暴动的情况下。
为了达到“和谐”,新加坡的做法与英国殖民地时代“划疆而治”的方法完全两样,而是尽可能地让不同种族的人群混居。比如在出售政府组屋的时候,规定在同一个社区内华人、马来人和印族人的购买者必须满足一定的比例,一旦某个种族的购买者达到了配额,就不再继续出售同地区的组屋给该种族的购买者,同样的条例也适用于二手组屋转卖市场。社区里的民众俱乐部(Community Centre,即其他国家的社区中心)也组织不同种族文化的课程、活动,吸引来自不同种族的居民一起参与。
但是这些政府措施只能保证在一个新的社区形成初期的“和谐”状态,一旦社区进入成熟期(通常是十年以上),很自然的就会出现某个种族的居民超过限定配额的情况,比如有些屋主把自己的组屋出租,自己搬到其他社区,而新来的外国移民通常也倾向于在属于自己种族的居民比例比较高的地区找房子(比如印族喜欢住在靠近小印度的文庆、Farrer Park等几个区)。但总的来说,新加坡政府的强制性“和谐”政策还是保证了大部分地区居民的种族比例维持在“安全”的水平。
新加坡的一个成熟的社区通常包括各种配套设施:学校,民众俱乐部,体育中心(室内体育馆、室外体育场和游泳池),邻里购物中心(有各种小商店、迷你超市、小贩中心、诊所、邮局、银行等,甚至还有xxx投注站),图书馆等。消费量足够大的社区还有大型购物中心(通常包括各类商店、餐馆、大型超市、电影院等),人流量大的社区通常也会拥有自己的地铁站和巴士转换站。在建设社区的时候,政府也会保留一些地皮暂时不开发,作为将来的某项特定的用途,比如当某个地区信仰某种宗教的人口达到一定数量和比例的时候,就可以向政府申请租用一块“宗教地皮”来建设宗教设施,如教堂、回教堂、寺庙等等。
新加坡的居民区建设的另一个特点是住宅区和工业区融合,也就是在大型居民区中间或是旁边通常都有一块工业园区,当然只能开展低污染、低噪音的工业。这个做法好像是新加坡颇为得意的首创,用意一方面在于为需要大量生产线工人的电子业等轻工业工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工人上班的通勤成本低,当然工资也就相应较低),另一方面是为那些家庭主妇提供一个赚取额外生活费的机会(工厂的倒班制使得家庭主妇也可以利用不需要做家务的一段时间到工厂上班,尽管可能只是兼职的小时工性质)。
总的来说,住在新加坡的一个成熟社区里,你的日常社区生活基本上应该都能够在离你步行15分钟以内的距离里解决,周末再搭车或是开车到大的购物中心去shopping和消费,这基本上也就决定了新加坡的基本商业模式。